
- 18~35V直流供电
- H桥双极相流驱动
- 最大2.5A的八种输出电流可选
- 最大8 细分的4种运行模式可选
- 输入信号光电隔离
- 标准共阳单脉冲接口
- 脱机(FREE)保持功能
- 提供节能的自动半流电流锁定功能

供电电源 |
18VDC~35VDC,容量30VA(MAX) |
输出电流 |
峰值最大2.5A/相 |
驱动方式 |
恒相流PWM控制 |
励磁方式 |
整步,2,4,8细分的4种运行模式 |
绝缘电阻 |
在常温常压下>100M |
绝缘强度 |
在常温常压下0.5KV,1分钟 |
使用环境及参数
冷却方式 |
自然冷却(恶劣情况下外加辅助散热) |
使用环境 |
场合 |
避免粉尘、油雾及腐蚀性气体,通风良好 |
温度 |
0℃~+50℃ |
湿度 |
40~80% RH |
震动 |
5.9m/s2? Max |
保存温度 |
-20℃~+65℃ |
外形尺寸 |
118 mm╳75.5 mm╳35mm |
(与TLL兼容)
- 运行模式
本驱动器可提供整步、半步、四细分、八细分四种运行模式。用户设置微步细分时,应先切断驱动器电源,由驱动器面板上两位拨码开关的第1、2和3的三位状态组合实现(见下表)。
DIP开关位置 |
细分数 |
每转脉冲数 |
SW1 |
SW2 |
SW3* |
ON |
ON |
OFF |
整步 |
200 |
ON |
OFF |
OFF |
半步 |
400 |
OFF |
ON |
OFF |
4 |
800 |
OFF |
OFF |
OFF |
8 |
1600 |
(*)常规运行模式时,SW3状态必须为OFF。SW3=ON为厂家保留功能。
- 电源电压
驱动器内部的开关电源设计保证了可以适应较宽的电压范围,用户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在18V到35VDC之间选择。一般来说较高的额定电源电压有利于提高电机的高速转矩,但却会加大驱动器的损耗和温升。
- 输出电流设置
本驱动器可提供八种输出电流/相。由驱动器面板上三位拨码开关的第4、5和6的三位状态组合实现(见下表)。
DIP开关位置 |
输出电流/相(A) |
SW4 |
SW5 |
SW6 |
ON |
ON |
ON |
0.2 |
●0.82 |
OFF |
ON |
ON |
0.39 |
●1.45 |
ON |
OFF |
ON |
0.56 |
●1.80 |
OFF |
OFF |
ON |
0.71 |
●2.04 |
ON |
ON |
OFF |
1.03 |
●2.23 |
OFF |
ON |
OFF |
1.13 |
●2.34 |
ON |
OFF |
OFF |
1.22 |
●2.43 |
OFF |
OFF |
OFF |
1.30 |
●2.50 |
输出电流设置有两种选择方案,1、最大相电流1.30A,2、最大相电流2.50A。用户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制。 驱动器上的标志圆点表示电流有效,定货时用户选定。
- 关于散热
工作温度过高是大部分线路故障的根源,有效散热对于提高可靠性和运行寿命尤其重要。建议将驱动器紧密地固定在用户的金属机箱上,通过机箱底板协助散热。有条件的话,还可以在接触面上加硅脂等导热材料。如果外加散热风扇,驱动器的温升会大为降低。

驱动器的接线端子采用可拔插端子,可以先将其拔下,接好线后再插上。注意为避免端子上的螺钉意外丢失,在不接线时应将端子的螺钉拧紧。
- 公共端
本驱动器的输入信号采用共阳极接线方式,用户应将输入信号的电源正极连接到该端子上,将输入信号连接到对应的信号端子上。信号低电平有效,此时对应的内部光耦导通,控制信号输入驱动器中。
- 脉冲信号输入
共阳极时该脉冲信号下降沿被驱动器解释为一个有效脉冲,并驱动电机运行一步。为了确保脉冲信号的可靠响应,共阳极时脉冲低电平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0us。
- 方向信号输入
该端的信号高电平和低电平控制电机的两个转向。共阳极时该端悬空被等效认为输入高电平。控制电机转向时,应确保方向信号领先脉冲信号至少5us建立,可避免驱动器对脉冲的错误响应。
- 脱机信号输入
该端接受控制机输出的高/低电平信号,共阳极时低电平时相电流被切断,转子处于自由状态(脱机状态)。共阳极时高电平或悬空,转子处于锁定状态。


- 输入接口电路
?
注:当控制信号不是TTL电平时,应根据信号电压大小在各输入信号端口(公共端除外)
外串限流电阻,如12V时,外串1KΩ电阻。
- 输入信号时序


|